天津盘山风景区
三盘暮雨.蓟县盘山:“三盘暮雨”是盘山的独特景观,列为“津门十景”之一,是从昔日“蓟州八景”之一的“盘山暮雨”演绎而来。“三盘”说的是是松取胜的上盘,以石取胜的中盘和以水取胜的下盘,被誉为“三盘胜境”;“暮雨”指的是傍晚的云气。每当阳春三月,山花烂漫,春风吹过,花瓣随风飘落,如万点花雨。仲夏时节,每逢薄暮,雨后初晴,似晴非晴,不雨似雨,故称“三盘暮雨”。(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千像寺造像
幽托禅心.千像寺造像:位于天津市蓟县盘山风景名胜区的盘山园陵东,属乾隆行宫“静寄山庄”。又名“佑唐寺”,始建於唐开元年间,唐末毁於兵火。辽初重修,建有佛殿、僧堂、库厨。佛殿分三层,前殿供弥勒佛;中殿供南海圣佛;後殿为清代所建藏经阁,供玄奘法师像,像两旁有六个红木巨箱,内装经卷。藏经阁两边有配殿,西供药王,东供真武。乾隆十年奉敕重修,正殿悬乾隆书额“雨花福地”。 据明《盘山祐唐寺创建讲堂碑铭序》记载,一尊者从远方挈杖而至,在此建寺,并于山坡涧石上按所见刊刻千佛像。闲游千像寺,佛影婆娑,静悟千像,幽托禅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黄崖关长城
小雁门关.黄崖关长城:位于蓟县最北端30公里处的东山上,北齐时建,明代重修。黄崖关亦称小雁门关,是中国古长城的一部分,有楼台66座,敌楼52座,烽火台14座,是京东军事险要之地。海拔高度300米,关城东西两侧崖壁如削,山势陡峭雄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著名的雄关险隘。由于关城东侧山崖岩石多为黄褐色,在夕阳西照时,金碧辉煌,素有“晚照黄崖”之称,故名黄崖关。杜甫《渔阳》诗中写道:“禄山北筑雄武城,旧防败走归其营。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诗里的雄武城,说的就是黄崖关……(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梨木台风景区
天津北极 梨木台风景区 地处天津最北端,被称为“天津北极”。景区内峰林峡谷雄、险;森林景观秀、幽;潭、瀑溪水长流;藤萝攀援缠绕,形成了奇特的自然风光,被专家学者誉为“天津的神农架”。这里既有直插云霄、犹如登天的“一线天”;也有高低错落有秩的“五指山”;还有外形酷似“万卷天书”的上元古界石英砂岩地层书和峰林岩画岭;更有蜿蜒绵长、巍然屹立于高耸山脉之颠的古长城;和扬扬洒洒的黄砬硼瀑布。每年4月中旬,梨木台景区内的映红杜鹃花凌寒怒放,火红粉嫩,落英缤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先农大院
追忆之旅.先农大院 地处今河北路与洛阳道交口,建于1925年,由先农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英国人雷德设计。因多为先农公司职员居住,故取名为先农大院,整个大院为里弄式,外为连排式。楼房采用周边式布置,由单元组成,一层设有会客室厨房。二楼有卧室、卫生间储藏室等。该楼已历经八十余载的风雨,仍然保持完好,许多名人都曾在此居住,现成为五大道上的公共艺术广场。你可以打卡这里,欣赏最前卫的当代艺术,也可以来一场风花雪月的民国追忆之旅。(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内山书店
书肆津梁.内山书店 内山书店与鲁迅的关系密不可分,先生经常光顾的上海内山书店,仅剩下供人参观的遗址,不再销售书籍。2021年7月,内山书店落户天津,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渠道,这里的经营理念,不同于普通书屋,除售书外,还举行不定期讨论会,以信息交流平台的形式,完成“以书肆为津梁,期文化之交互”的期许。(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滨海新区津沽棒
命名之战.滨海新区津沽棒 原名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地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个融高端写字楼、高级酒店和公寓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命名时采用了网络征集的方式,“津沽棒”战胜了“大火箭”,成为这座地标的名称。建筑共有101层,也被称为“华北第一高楼”,高耸入云,外观别致,名字可爱,象征了天津作为消费城市的繁华。(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民园广场
体育主题.民园体育场 坐落于天津市和平区重庆道,现在已改建为民园广场,属于天津著名的国际文化旅游景点———“五大道”地区。民园体育场始建于1920年,曾是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综合性体育场。2014年5月1日,民园体育场改造工程正式结束,改建后被称为民园广场,兼具体育公园和体育历史纪念馆双重功能。以一种更加现代化和更加亲民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天津这座城市的文化和风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智慧山市集
简单充实.智慧山市集 智慧山隐藏在华苑产业园区里面,四边是高层建筑,围坐中间一片空地,用竹片搭建起“小山”,名叫山丘广场。可以拾级而上,也可以闲坐休息。这里应该算是天津为数不多的热闹的文艺街区,广场的一角是智慧山艺术中心,每周都有各种各样的展览和演出,小剧场中循环演绎着儿童剧、话剧、脱口秀。然而,智慧山最吸引人的是各种各样的市集,春暖花开之后,几乎每周末都会有新鲜的文化市集,吸引聚集了一大群人。野餐观影,听听音乐,买些有趣手作,简单而又充实。(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民园西里
文化盛宴.民园西里 始建于1939年,由近代著名建筑设计师沈理源设计,二层砖木结构,局部三层。分为17个门,各门自成院落又连成一体,多坡大筒瓦屋顶,琉缸砖。2009年5月,完美修复的民园西里作为五大道上的文化艺术街区正式对社会开放。伴随着春日暖风和五大道花香的到来,“赶巷子”创意市集活动又开始了。多家知名设计师品牌以及当季主打原创产品尽情展出,纯手工饰品展现潮流元素,现场作画卖出创意,原创洋楼明信片开启邮局慢递,风格迥异的创意展示在典雅的民园西里上演,为市民奉上一场弘扬“慢生活”的精彩文化创意盛宴。(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外文书店
阅读记忆.外文书店 天津市外文书店俗称“佟楼外文书店”,创建于1950年,一直是天津读者选购外语书籍的最好去处,给几代读书人留下了温暖的阅读记忆。2019年12月21日,历经半个多世纪沧桑变幻的外文书店重装开放,以崭新的姿态来到世人面前。当读者走进这个空间,仿佛进入了欧洲的小型图书馆和书店,成为网友推荐的天津市文艺打卡地之一。70年过去了,人与书的美妙邂逅依旧在书店里上演着……(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起士林餐馆
美食传奇.起士林餐厅 历史上称维克多力餐厅,是中国天津市的一家著名西餐厅,开办于1901年,以一个擅长制作面包、糖果的德国厨师的名字命名。与上海雅克红房子西餐厅,北京马克西姆餐厅和哈尔滨华梅西餐厅并称为中国四大西餐厅。从精美的餐具到花样繁多的西式菜品、从布置考究的店堂到周到礼貌的服务,起士林的故事也是老一辈天津人津津乐道的美食传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西湖道美食街
美食天堂.西湖道美食区 如果说天津有这么一个地方,收纳了天津人所有蠢蠢欲动的食欲,那就是西湖道美食街。西湖道从不缺排队的人,不到2000米的街道聚集了大大小小上百家店铺:天津二斗栗子,杜称奇小吃店,津味乌豆,鸭百万,老六素货。这里既有记忆中的传统老味道,更有火爆全网的网红小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格物 Standard Cafe
转角遇到咖啡.格物Standard Café 格物咖啡位于赤峰道,一家名副其实的街角时尚咖啡馆。格物咖啡店面不大,装修简约,风格大方,是标准的城市社区咖啡馆的格调,门前树影婆娑,顾客络绎不绝。格物的主人思路通透,把“定制咖啡”打造成自己的特色,让懂行的客人、路过的行人甚至是来往的游客都感受到格物对客人的真诚和对咖啡本身的热爱。(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天津利顺德大饭店
浪漫建筑.利顺德饭庄 作为全国酒店业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863年,迄今已拥有140多年的历史了,成为天津乃至中国近代史的见证。改造后的利顺德饭店恢复英式建筑风格,木质长廊、雕花拱窗、花园中庭,同时还新建了全国第一家酒店博物馆,珍藏了饭店历史上珍贵的文物史料。饭店设有一百多间间客房与套房,拥有三个精致餐厅、大堂酒廊、英式酒吧、商务中心、健身中心及利顺德大饭店纪念品博物馆。(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南市食品街
天津美食名片.南市食品街 一个以食品为主的特色购物中心,汇集了崩豆张、桂顺斋、耳朵眼等天津各种知名小吃,还有多家老字号餐馆,来此既可以品尝到多种传统美食,还可以欣赏到相声、戏曲等传统的茶园艺术。是必须打卡的网红胜地,和吃喝玩乐一条龙的综合性街区的前身。(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人民公园
特别殊荣.天津人民公园 位于天津市河西区东北部,是一个以游艺娱乐为主的综合性公园。人民公园是很多城市的标配,但天津人民公园的不同之处在于:园名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这是毛主席为我国公园所做的唯一题字。人民公园的前身是“荣园”,为天津李氏富商私有,布局堪比江南园林,也称“李善人花园”。从李善人花园到真正意义的人民公园,这座充满故事的公园可谓“飞入寻常百姓家”,园中的鸟语花香、丘壑林花,一情一景,都藏着无数情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北宁公园
北宁公园又名天津宁园,前身是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天津北站附近修建的种植园,“初建园时,挖湖堆山,开渠理水”。后为北宁铁路局购得,改建为公园,取用“非宁静无以致远”之意命名。在种植园的基础上采用古典园林的造园法,建造亭台楼阁、长廊曲径,园内湖渠相宜,桥梁众多,遍植垂柳,有十大景观。登上致远塔,可以俯瞰津城美景。给人的整体印象是既有皇家园林风,又有自然景色美。因是全国铁路系统的第一个公园,所以也叫北宁公园。(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南翠屏公园
愚公移山.南翠屏公园 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境内,坐落在红旗南路与宾水西道交口,是中心城区最富特色的自然山水公园。河水秀丽、山峦叠嶂,其中山体造景全部采用建筑渣土,变废为宝,充分体现环保功能。天津城中无山,这座堆山公园可谓是愚公移山的现实代表作了。山上种植着果木、湖中饲养着天鹅,鸟语花香、茂林修竹、波光粼粼、芦苇摇晃,从人造滑雪场中传来孩子们的笑声。这是一座没有栅栏的公园,也有全市区最高的“山”,可以“会当凌绝顶、一览天津城。”(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水西公园
坐落在天津市西青区,是水上公园的姐妹公园,形成“南有水上,北有水西”的格局。水西公园以生态、大绿、自然、低碳、精致为设计理念,汲取天津园林的精粹,在关键点位布局21个园中园,建设“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 “新中式风格”园林。园中波光粼粼,果树林立,飞鸟展翅,芦苇摇动,月季园中的七彩月季如彩虹一般,健身中心充满欢声笑语。是人们休闲娱乐、散步赏花的绝佳选择。(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中心花园
浪漫胜地.中心公园 位于和平区市中心地带,环状花园路将其围在中间。始建于1917年,1922年完工,时称法国花园。园内筑有法国民族英雄诺尔达克塑像和一座和平女神铜像。1941年后改名为中心公园,1946年改名为罗斯福花园,并将铜像等拆除。如今园内花卉艳丽,景色怡人,各种游乐设施齐全。和许多城市的中心公园一样,成为大爷大妈为子女相亲的浪漫胜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水上公园
北方小西子.水上公园 水上公园的前身为“青龙潭”,1951年对游客正式开放,因水域面积占到公园总面积的五分之三,拥有三大湖、十一座岛屿,而得名“水上公园”,素有“北方小西子”之称。园中景色优美,一年四季,各有风趣,游览、泛舟;春桃、夏荷;秋叶、冬雪;亭阁、曲桥;皆美不胜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玉皇阁
道教殿堂.玉皇阁 位于南开区古文化街,建于明初,是天津市区内现存最大的道观、宗教建筑。现仅存的主体建筑清虚阁,为砖木结构二层楼阁式建筑,阁内雕梁画栋,栩栩如生。因其地势较高,濒临老三岔河口,视野开阔,明清两代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在这里举行“祭星”,重阳节举行登高、“攒斗”等活动。站在玉皇阁上,凭栏远眺,蜿蜒宽阔的海河以及三岔河口的美景可尽收眼底。如今玉皇阁正以崭新的面貌和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吸引着全世界的爱好者,这座传承着中国道教文化的殿堂,正在海河岸边向它的后人讲述着天津城市发展的沧桑变化。(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天津文庙博物馆
传统文化的符号.文庙 天津文庙是明、清代天津地方官员祭祀孔子的庙宇,也是天津学宫所在地。位于南开区东门里大街,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是全国唯一一个府县合一的古建筑群。与其他地方的文庙不同,天津文庙东西并排有两座文庙,即府庙和县庙。因此文庙整体分为三个部分,西侧为县学文庙,中央为府学文庙,东侧为文昌祠。府庙建筑体量大,覆盖黄琉璃瓦,色彩更华丽,是规格等级最高的古建筑。县庙建筑体量小,均为青砖、青瓦。文庙是天津众多洋派建筑的另类,历经了五百年的洗礼,书写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大悲禅院
暮鼓晨钟.大悲禅院 大悲禅院又名大悲院,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区天纬路中段东北侧,始建于明末清初,兴于康熙八年,盛时占地56亩。大悲禅院是天津目前唯一的一座十方丛林寺院,是天津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为悠久的佛门十方丛林寺院,因供奉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而得名。其建筑内外金箔贴饰,雍容华贵,云蔚壮观。晨钟暮鼓,经声佛号,荡漾在滚滚东流的海河畔边。(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西开天主教堂
教堂钟声.西开教堂 位于天津和平区滨江道独山路,全称天主教西开总堂,后因其所处地区又称为西开教堂和老西开教堂。天津西开教堂是天津教堂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堂,为国内少有的罗马式风格建筑。大教堂高45米,建筑面积1585平方米,平面呈长十字形,正面和后部耸立高大塔楼三座,呈“品”字型,楼座以黄、红花砖砌成,上砌翠绿色圆肚形尖顶.檐下为半圆形拱窗。堂内为三通廊式,内墙彩绘壁画,装饰华丽。清晨有钟声从教堂传来,悠扬旷远,且有几分暖意。(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石经幢
镇龙神器.宝坻石经幢 位于天津市宝坻县城十字街中心,为辽代建筑,高11.4米。石幢可分为幢底、幢身、和幢顶三部分,造型奇特,雕工精良,为佛教石雕艺术上品。幢凡七层,每层或凿佛龛,或雕佛像,或镂花卉,或刻经文,最上层宝盖装有铁风铎8个,整个经幢,比例匀称,形象优美。传说,石幢底下有一个海眼,很深,通着大海。里面住着一条恶龙,观音菩萨将其用大石头压在了海眼里,并在上面立了一座石幢。因此,民间相传,只要石幢不倒,宝坻就永无水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望海楼
河东河西.望海楼 坐落在原海河干流起点,北运河和南运河交汇的三岔河口,建于1859年,是天主教传入天津后建造的第一座教堂。望海楼教堂坐北朝南,规模可观,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正面有三座钟楼,仿佛三座笔筒。据说乾隆曾到过这里,登楼远眺,水天一色,如同观海一样。便一时兴起,将这里称为望海楼。这座命运多舛的老教堂,其地理位置也别具趣意。昔日始建时坐落在海河的西侧,如今却屹立于海河的东侧。原因是历史上海河进行了六次裁弯取直,原来海河西侧的马蹄形地块与海河以东的广大地域连成了一片。从而等于是海河绕过了望海楼教堂,使其“搬”到了海河的另一边。莫非“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天津妈祖文化园
妈祖文化.天津妈祖文化园 位于天津中新生态城滨海旅游区,占地面积达3.9万平米。三面环海,采用“一轴二院三广场”中央对称式的布局,主要构建筑包括牌坊群、山门、天后宝殿等,以清代官式建筑风格为主。庙宇外观恢弘大气、彩绘精彩绝伦,最为引入注目的是庙外的妈祖圣像,高度达42.3米,气势宏伟,是迄今为止全球最高的妈祖像。天津是一座因海运漕运而兴起的城市,妈祖文化世代相传。走在妈祖圣像之下,眺望大海的一抹蓝,吹一吹夹杂着鱼腥味的风,享受一下海边的休闲时光,顿觉宁静幸福。(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妈祖精神.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位于河东区大直沽中路,占地5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是天津市第一座遗址类博物馆。元朝海运的兴盛,促使了中国北方地区第一座妈祖庙——大直沽天妃灵慈宫(公元1281-1284年)的诞生,它比建于明代永乐二年(1404年)的天津卫城早100多年。元明清天妃宫博物馆就是建立在天妃宫大殿基址考古发掘现场上的一座博物馆,由王光英同志题写馆名。如果你来过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就会明白天津的文化历史与妈祖崇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天津人乐观、坚毅不拔的性格中透露出妈祖精神。(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天津南开中学
日新月异 南开中学 成立于1904年,由我国著名爱国教育家严范孙和张伯苓创办。在历史长河中,该校涌现出以周恩来总理为杰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知名人士。南开中学北楼建于1906年,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青砖镶嵌红砖饰面,细部处理繁复而精美。瑞廷礼堂建于1934年,由天津实业家章瑞庭捐建,故名瑞廷礼堂,能容纳1700人。范孙楼建于1929年,三层混合结构楼房,正立面布局对称,两侧凸出,中部凹进,主入口由四根爱奥尼克柱支撑形成门廊。校园古朴典雅,新老建筑交相辉映,景观独特。南开中学经历了百年的沧桑巨变,历史的风雨滋润着这所充满朗朗读书声的校园。校歌悠长,日新月异……(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天津市外国语学院
应外交事业而生 天津市外国语学院 天津人都知道马场道上的天津外国语大学,并习惯称之为“外院”。外语前身是1921年由天主教献县教区建立的教会大学——天津工商学院。校园里的欧式三层主楼建于1925年,曼塞尔式瓦顶,圆形大钟,为法国罗曼式建筑风格,北疆博物院以及几栋小楼,都是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建筑。这座漂亮、精致的大学,也是著名电视剧《金粉世家》的取景地。漫步在静谧的校园中,旧时的楼设和庭院,仿佛在给我们讲述着那些过去的故事。(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天津大学
近代高等教育之先 天津大学 简称天大,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校内4栋代表建筑建于1954年,由天津大学建筑系师生设计,全部为砖混结构楼房,外檐采用硫缸砖清水墙,特别是九号楼巧妙地展现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其整体效果庄重、大气,1958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天津大学时,曾在该楼的台阶上接见该校师生。(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南开大学
育人厚土 南开大学 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其校园和校园文化是津城最独最魅力的风景线之一。种满茂密杨树的大中路,荷花满池的马蹄湖,还有在干涸的苇塘上修建而出的宽广的新开湖,都在描述着南开大学的美丽和幽静。湖左岸,透过树木的葱茏,可以看以看到远方的主楼尖顶。南开大学主楼于1963年建成,设计沿中轴对称,气势宏伟,线条明快。楼前的广场开阔,绿草葱容,广场中间巍然挺立的周总理的雕像,雕像的基座雕刻着总理手书“我是爱南开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天津海昌极地海洋公园
极地体验.极地海洋馆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单体极地海洋馆,场馆主体建筑的外形采用国际先进的双曲造型设计,酷似一头栖息在塘沽外滩河畔畅游的鲸鱼,游进海河湾。场馆大门外是巨型的“翻车鱼”雕塑,引起孩子们对海洋生物的无限遐想,踏入场馆就被迎面而来的淡淡海水味吸引,稀有的北极熊,难得一见的北极狐、北极狼以及白鲸、伪虎鲸、帝企鹅、跳岩企鹅、海狮、海象、海豹等200余种海洋动物在纷纷和孩子们亲切的打着招呼。走进海底隧道,可以尽情领略海底世界的绚丽多姿和神秘莫测。鲜明的海洋特点、独特的极地风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氛围使得极地海洋馆成为天津漫生活的名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民国物语博物馆
民国物语博物馆,是座落于天津南站附近的文化地标,以民国社会历史变迁为展览主题,讲述妙趣横生的民国故事,是集历史、文化、艺术、娱乐等多重体验功能为一体的独立艺术空间。爱玲说、名媛录、喜福会、风尚集、风物志等五个展区从不同角度还原民国风貌,你可以通过沉浸式多媒体交互场景、3D艺术墙绘、梦幻纸雕等多重互动体验形式完成民国探寻,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穿越之旅。(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天津图书馆
知识海洋.天津图书馆: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前身是创建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6月9日的直隶图书馆,随着时代变迁,历经沧桑,直到1982年正式更名为“天津图书馆”。 2012年5月,坐落于天津市文化中心的天津图书馆文化中心馆建成开放。其建筑结构注重功能与空间相对应,一层以南北贯穿的通廊状大厅为中心,犹如连接公园和平江道的通廊,南北贯通,布置了总接待台、展厅、自习室、餐厅和咖啡厅,其间的活动、功能等自然地渗透到通廊中。吊顶高度很高,明亮的自然光从上部的天窗透射进来。虽然是在室内,但犹如街道般开放。越向上层走,图书的专业性越强。“漂浮”的白色墙体载着整面的书籍环绕在身边,空灵唯美的殿堂感让读者感到自己置身于知识的海洋。(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国家海洋博物馆
亲海近海.国家海洋博物馆 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建筑整体造型非常灵动,由4栋跨陆连海的白色流线型大型建筑组成,整体看上去像是跳跃入海的飞鱼,也像停泊在岸边的船坞,动静结合的设计理念,给人一种别致的美感。该馆从中国远古的海洋古生物遗迹开始,向世人展示了一幅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中国海洋文明画卷。“黑科技”幕墙还给场馆里披上了一层华丽的外衣。天津近海亲海的区位优势赋予了国家海洋博物馆更厚重的人文底蕴,使得陆地黄色文明和海洋蓝色文明交相辉映,大气磅礴,令人震撼。(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天津自然博物馆
自然家园 天津自然博物馆 位于天津文化中心,是中国第一个主题单元化、全景式展示的自然探索、科学体验、科学教育的自然史博物馆。其前身是北疆博物院,于1914年由法国传教士桑志华创办。1927年对外开放。1952年改建为天津市人民科学馆,1957年正式定名天津自然博物馆。该馆引用仿生原理,以极具震撼力的创作手法,成就了一座昂首挺立、展翅腾飞的“白天鹅”造型建筑,俯视全景,宛如一艘巨大的外星飞船一般,美轮美奂。天津自然博物馆以“家园”为总主题,从户外“家园·足迹”到首层“家园·探索”,从二层“家园·生命”到三层“家园·生态”,讲述一个从远古到当代、从世界到天津的“家园”故事,在这里你完全可以体验到大自然的魅力。(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天津博物馆
历史与未来.天津博物馆 2004年由原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和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合并组建,其前身为1918年成立的天津博物院。现属于天津文化中心的文化场馆之一,总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地上五层,地下一层。这六层逐级放大的叠涩象征着天津设卫建城六百年的悠久历史,成为博物馆与天津历史联系的纽带。博物馆主体表皮采用凹凸有致的浅黄色石材,形成厚重有力的体量感,亦与天津文化中心的建筑群体协调一致。进入博物馆后,“时光隧道”通往各个展厅。“世纪之窗”、“未来大厅”等展馆更是将历史与未来连接起来,给人无限遐想。(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天津美术馆
艺术殿堂.天津美术馆 坐落在天津文化中心湖畔的林荫大道旁,临湖而建,在湖与馆间,有一块空旷的雕塑广场,供市民休闲娱乐。建筑外观秉承柯布西耶提出的现代建筑风格,馆内布置大气端庄,各种艺术展品品位高端。徜徉这座艺术的海洋中,你会惊喜地发现,馆内馆外都是风景。(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武清图书馆
书香气质.武清图书馆 天津武清图书馆成立于1979年12月,位于武清区文化公园东南角,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藏书超过60万册,运用国内领先的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实现办证、查询、借还全自助模式和24小时全天候开放。进入馆中,就如同漫步在书籍的海洋里,感受着时代信息的冲击。武清图书馆所在的武清区文化公园以中心对称博古架式的设计手法建设,北静南动,建筑时尚新颖,富有科技感,更加衬托出武清图书馆的书香气质。(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黄崖关长城景区
多彩壮美.天津黄崖关长城风景名胜区红色景区 黄崖关长城是“生态蓟州·田园如诗”的主要景观之一,具有健康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百将百家碑林、诗词墨迹碑林,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地方,在这里可以了解老一辈将帅的爱国情操和豪迈词句,学习伟人的丰功伟绩和革命业绩。十月的秋,是黄崖关长城一年中最为绚烂的季节,层林尽染,色彩斑斓。黄崖关长城屹立在火红的群山之巅,尤为壮美。(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安幸生烈士故居
赓续至今.安幸生烈士故居 安幸生是天津早期农、工、学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1927年任中共北京市委委员兼组织部负责人。同年11月在北京遭奉系军阀逮捕、杀害。其故居位于天津市北辰区中河头村富强大街海福巷,正房5间,主要展示安幸生烈士生前起居生活的家庭陈设及生活用品;西厢房5间,集中展示安幸生烈士从学生时代到英勇就义的光辉一生;东厢房5间,展示民主革命时期北辰区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史料。里院正中屹立着安幸生烈士汉白玉半身雕像。修缮一新的安幸生烈士故居风格古朴、文化厚重、展品丰富、主题鲜明,这段血与火铸就的历史精魂,一直赓续至今,深深影响着后人。(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于方舟故居
津门之光.于方舟故居 于方舟是中国早期著名革命家,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者和领导者。1927年10月,领导第二次玉田暴动。失败后率部突围,不幸被俘,英勇就义,年仅28岁。其故居位于天津市宁河区七里海畔的俵口村,故居坐南朝北,粉墙青瓦,门楣上高悬着彭真题写的“于方舟故居”金字牌匾。堂屋东壁上镶刻着李瑞环题写的“津门之光”四个大字。西屋是卧室,于方舟少年时期就在这间屋子里读书学习。投身革命后,在这里与周恩来共商革命大事,切磋诗文。东屋现已改为于方舟事迹陈列室,墙壁上挂着邓颖超题写的“于方舟纪念碑”手迹。橱窗内陈列着多幅历史照片和反映于方舟从事革命活动的连环画。虽然于方舟烈士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其崇高精神和革命业绩将永彪史册,激励后人。(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天津市烈士陵园
天津市烈士陵园始建于1955年,是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原址位于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西侧,2006年天津市在北辰区铁东路北仓第一殡仪馆旁迁址新建天津市烈士陵园。新建的陵园占地近百亩,主要纪念性建筑物包括:纪念碑、纪念馆、骨灰馆、烈士祭悼厅、纪念广场和纪念平台。园内建筑风格恢宏古朴、假山灵秀,苍松蓊郁,翠柏掩映,浩气长存。(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中国共产党天津历史纪念馆
红色印记.中国共产党天津历史纪念馆 和平区山西路上,一幢浅灰色的小楼掩映在浓浓的树荫里,一块醒目的红色牌匾映入眼帘,这就是中共天津历史纪念馆。这座纪念馆前身为“中共天津建党纪念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天津成立的第一个地方领导机关——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的诞生地。历史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被忘却,中共天津历史纪念馆内,一幅幅珍贵历史照片,生动翔实地记录下了中共天津地委成立近三年的“红色印记”。回望青史守初心,传承精神再出发。(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平津战役纪念馆
平津往事.平津战役纪念馆 位于天津市红桥区,是一座全面介绍平津战役的现代化展馆。平津战役纪念馆的整体建筑由胜利广场、主展馆、多维演示馆和军威园四部分组成。胜利广场中央矗立高64米、三棱型的胜利纪念碑,顶尖直冲云霄。广场大门口左右两边的立柱上站着英姿飒爽的解放军,左边是一排整齐虚无弹发的火炮,右边是一排整齐整装待发的坦克。沿着石阶而上,就是平津战役纪念馆的主展馆入口了。主展馆陈列由序厅、战役决策、战役实施、人民支前、伟大胜利、英烈业绩六个部分组成,共展出珍贵的历史照片数百幅,文物几千件。带我们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并且感恩今天的幸福。。(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天津市规划展览馆
天津会客厅.天津市规划展览馆 在美丽的海河之滨,著名的意大利风情保护区内,坐落着一座雄伟的米黄色建筑,明快的现代格调浓郁的异国风情,成就了这座建筑的恢宏与大气,这就是天津市规划展览馆。规划馆布展线索分明,层次清晰,空间通透敞亮,展品造型新颖独特。各展厅结合不同展示背景、展示内容及历史文脉,通过大量高科技手段,全面展示了天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规划馆前广场是名为《源》的艺术雕塑,选取海河水系为蓝图,运用抽象简洁的艺术手段,呈现生命的脉动,流淌不息的华夏文明永恒流传。只要你来到这,就能感受到天津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精武门.中华武林园
精武门 中华武林园 坐落在精武门创办者霍元甲的故乡——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村,是2012年世界精武大会的举办地。主要由霍元甲陵园和霍元甲纪念馆组成。霍元甲纪念馆为三层建筑,太极图结构,下由一八卦型底座高高托起,全面系统地展示霍元甲的传奇一生和精武会创建及发展历程。霍元甲陵园是在原址上加以扩建,整体建筑采用轴线对称式布局。由神道、石狮、享殿、石牌坊、寝园组成,供各国精武友人和各届人士前来恭仰祭拜。中华武林园全面的记载着霍元甲这位百年前伟大的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和“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宗旨,不屈外辱、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已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伟人之家·周邓纪念馆 位于天津风景秀丽的水上公园北侧,建筑面积7150平方米,是一座园林式的伟人纪念馆。建筑主体为三层,布局呈“工”字型,屋顶采取传统重檐形式并结合现代工艺,石材屋面,外檐镶嵌花岗石,色彩朴素淡雅。馆外纪念广场、巨型花岗岩雕像《高山仰止》、不染亭、纪念林、草坪花卉与主建筑相互衬托,环境幽雅,气氛庄重。周恩来、邓颖超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天津度过的,他们在天津相识、相知、相爱并共同走上革命道路。两位伟人始终把天津作为第二故乡,天津人民也把周邓二人视为自己的优秀儿女,1988年建立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借物思人,让世世代代缅怀铭记周恩来邓颖超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廉润初心文化传播推广中心
廉政丰碑.廉润初心文化传播推广中心 位于长沙路95号,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场馆雅致,以铜镜、翠竹、玉石三类文物为兴,从廉政制度、廉洁精神、廉洁行为三个层面讲述“廉洁故事”,带领我们了解和学习当下的党风廉政建设。院中是一个非常精巧的由六棵方柱组成的大型“警示锁”,六棵方柱分别代表廉洁、幸福、事业、家庭、发展和自由,只要抽掉廉洁这棵方柱,整个锁就会立刻散掉,再也无法合上。漫步在中心的时光隧道里,可以感受到“廉润初心”的真正含义!(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海门沧桑.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南有虎门、北有大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两座海防屏障之一,大沽口炮台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重要战场,也是国内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近代海防遗址。一直悬挂在炮台上的“大沽铁钟”,是为纪念抗击英法联军而壮烈殉国的直隶提督乐善而铸造。铁钟外壁上铸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大字,历经风吹雨打、沧海桑田。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于201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采取博物馆与纪念馆相结合的陈列艺术形式。客观生动地展现了大沽口炮台遭遇外敌入侵、几经兴废的悲壮过往,是中华民族抗击外辱的历史见证。(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天津觉悟社纪念馆
天津觉悟社纪念馆 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宙纬路三马路三戒里,系依托觉悟社旧址而建,旧址为一座由7间平房组成的三合院,青砖瓦顶,1984年9月16日,在觉悟社旧址上成立“天津觉悟社旧址纪念馆”,后更名为“天津觉悟社纪念馆”。觉悟社是1919年9月16日由周恩来、马骏、郭隆真、刘清扬、邓颖超等创建的爱国团体。本着“革心”、“革新”的精神,以“自觉”、“自决”为宗旨,成为当时天津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先锋。觉悟社是由10个男社员、10个女社员组成的,标志着五四时期第一个男女同社的爱国学生团体诞生,率先实现社交自由,男女同学来往,为天津妇女解放树立了榜样。二十位进步青年,二十个代号,二十颗闪耀的革命之星,照亮了人民觉悟的道路。(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中共北方局旧址
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纪念馆 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纪念馆坐落于天津市和平区黑龙江路隆泰里,是中共中央北方局30年代在津的办公驻地,也是刘少奇同志任北方局书记期间居住过的地方。纪念馆展览内容主要包括图片展、实物陈列和复原两大部分。图片展主要反映了从北方局建立到抗战胜利后撤消,党领导北方人民开展坚苦卓绝革命斗争的经历。复原陈列内容包括恢复当年刘少奇居室以及一楼" 惠兴德成衣局"裁缝铺,当年少奇同志正是依托裁缝铺为掩护,开展和领导党在北方的革命工作的。置身于纪念馆中,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体会着今日生活的来之不易。(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天津市军管会和中共天津市委旧址纪念馆
天津市军管会和中共天津市委旧址纪念馆 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中共天津市委旧址纪念馆,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张园。天津解放时,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就在天津公议大楼(现承德道12号)成立,后迁移到张园(现鞍山道59号)办公。当时中共天津市委并未对外公布办公地点,所以在张院门口就只悬挂了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牌子。直到1949年的8月11日,中共天津市委作出了《关于公开党的决定》,于是在张园门口加挂了中共天津市委的牌子。一块隐藏的牌子,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渤海大楼
津门骄傲 .渤海大楼:坐落于和平路275-281号,距中心公园最近的高层建筑,就是巍然矗立的渤海大楼了。这座高48.2米的楼宇,曾为天津市最高建筑。1933年由法商永和营造公司设计,德国买办高兴桥投资兴建。1935年建成后,交给其子高渤经营,故取名渤海大楼。该建筑为钢混框架结构八层楼房(局部十层),典型的art-deco建筑风格,外墙面粘贴褐色饰面砖,色彩稳重大方。建筑立面强调竖向构图,体量庄重挺拔,具有现代建筑的风格特征。虽经历近百年的风吹日晒,仍屹立巍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劝业场
市中之市.劝业场:位于和平区滨江道交口的商业中心区,建于1928年,属于典型的折中主义风格。主体五层,转角局部七层,七层之上设有塔楼,由两层六角形塔座、两层圆形塔身和穹隆式塔顶组成,塔顶上装有旗杆和兼具装饰功能的避雷针。场内高悬由著名书法家华世奎书写的"天津劝业商场"金字招牌。以"劝吾胞舆,业精于勤,商务发达,场益增新"为办场宗旨,“劝业商场”四个字便是取了这四句话的首字连缀而成的。1928年12月21日,劝业场的开业轰动津门。当时的劝业场,完全是现在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的经营理念。因为地点好,观念先进,所以生意火爆。劝业场被称为天津的“市中之市”,生动地体现了天津的历史。。(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交通饭店
华彩乐章 交通饭店 原称交通旅馆,建于1928年,坐落和平区和平路239-243号,与劝业场大楼、惠中饭店大楼和浙江兴业银行大楼隔街相对,现为圣奥商厦。该楼由高星桥和清庆亲王载振等人投资,法国建筑师穆勒设计,是一座的五层砖混结构法式大楼,局部为六层。建筑顶部作通式檐并在西南角设有一座宝塔顶碉楼。当时因所处地段位于天津法租界的商业区,交通便利,便取“交通”二字命名该建筑物。被誉为和平路“黄金四角”之一的交通饭店,成为天津建筑音乐中的华彩乐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国民饭店
昔日荣光 国民饭店 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58号,由美丰洋行买办李正卿出资,瑞士乐利工程司设计,于1923年建成,时名国民大饭店,是当时天津豪华饭店之一,亦是当时上流社会人士出入的场所。饭店大门修建得非常气派,两棵高大的爱奥尼克圆柱,有壁柱的拱门,门顶部正中有古典雕花装饰。四周有围墙,院里有花园,穿过它就是三层主楼,主楼是法式建筑风格。在民国时期,国民饭店是天津集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的高档酒店。可能很多人了解这座饭店,都是从爱国将领吉鸿昌在这里遇刺被捕而熟识的。近年来,国民饭店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酒店服务功能,但是它存在的本身就代表着天津往昔的辉煌与荣光。(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滨江道商业街
独家记忆 .滨江道:滨江道是天津市最为繁华的商业文化步行街,汇集了天津市商业、餐饮业、文化服务业的精华,国际品牌店鳞次栉比,是最新潮流的聚集地。它自海河边的张自忠路起,向西南方向延伸到南京路上,全长2094米。漫步在滨江道步行街头,面对着那一栋栋的印刻着历史沧桑的小洋房,以及街两侧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感觉到在繁华、喧闹中一份难得的悠闲。如果说劝业场、中原公司、亨得利钟表店、光明影院延续的是一份现代文明的话,那登瀛楼饭庄、天津鞋店、冠生园食品店、盛锡福帽店延续的则是一份老天津的历史和文化。走在这条历史和现代光影交错的步行街上,吃着手中的康乐小豆雪糕,面对那些鳞次栉比的商店商场,五花八门的招牌广告,仿佛回到了绿牌电车的年代,电车的哨子声、小贩的叫卖声让人思绪万千。在每个天津人的心底,永远都藏着一份关于滨江道的独家记忆。。(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古文化街
故里寻踪·古文化街:古文化街由宫南宫北大街和宫前广场三部分组成,全长580米,街宽7米,天后宫位于全街中心。建筑格调为仿清、民间、小式的风格,全街80处单体建筑多为一、二层,全部建筑为砖木结构,都配有以我国古典文学、神话传说等为题材的油漆彩画、砖雕、木雕。南口的牌楼上高悬“津门故里”大匾,标志着这一带是800年前的一处居民聚落点。金代在这里建立了天津城市最早的政治建制--直沽寨,今日市区就是以这一带为原始中心区域而逐渐拓展的。北口牌楼的楼匾“沽上艺苑”和“金鳌”最能体现天津的“津味”、“古味”和“文化味”。古文化街内不仅有近百家店铺,主要经营古旧书籍、古玩玉器、传统手工艺制品、民俗用品、天津民间艺术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魏记风筝、刘氏砖刻以外,还有不少小摊子,卖的是糖葫芦、烤红薯、糕饼、甜品,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一把龙嘴大茶壶冲、配出来的“茶汤”,味道和表演的技术让人看后不禁想尝尝。漫步古文化街,总要情不自禁地寻觅历史的踪迹,体会一下非寻不能出的情趣,“故里寻踪”一名由此而来。。(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蓟州溶洞景区
喀斯特奇景 蓟州溶洞风景区 坐落在天津市蓟州区罗庄子镇洪水庄村北灵气山,属燕山余脉,它形成于上元古界长城系洪水庄组白云岩地层,距今18亿年,仍在发育于中,全长有1200多米,洞内冬暖夏凉,长年恒温18℃,稀有的喀斯特景观千姿百态,绚丽多姿,称得上是洞天福地。蓟州溶洞所在的灵气山上,种植了大面积的枫树,一到秋天,整个山坡就燃成一座红艳艳的火焰山。走进溶洞,头顶、脚下都可见到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石笋、石柱,晶莹剔透。景区内由许多相通的溶洞组成,天然形成的巨石伟岸挺拔,无数细小的石笋宛若朵朵圣洁的石莲花,宛如世外桃源。(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独乐寺景区
古刹晨钟 蓟县独乐寺 独乐寺因“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而得寺名,位于天津市蓟县城内西大街,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始建于隋,辽代重建,是我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用梁思成先生的话说,独乐寺“在蓟民心中,实为无尚圣地”。独乐寺由山门、观音阁、韦驮亭、报恩院、乾隆行宫、清代民居等组成,占地两万余平米。以古建、泥塑、壁画“三绝”享誉中外,是国内最古老的高层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观音阁门上挂着的“观音之阁”四字匾额,相传为唐代诗人李白所写。内有“镇寺之宝”——我国最大的彩色观音泥塑像。岁月变迁使这座古刹雄浑苍劲,古刹晨钟,花谢花开,沧海桑田,千年拈碎成往事……(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车神架风景区
轩辕仙境 车神架风景区 位于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因传车神轩辕帝曾驾临此地显灵而得名。这里尘封了18亿年,是大自然界的旷世绝境。既有深藏于秘境幽谷中被誉为“天下奇观”的神奇龙凤潭,还有拥有“世界瑰宝”之称的中上远古界国家地质公园天然画廊,又有大自然神工鬼斧造就的一线天、百米瀑涯、龙凤谷、万佛崖、护谷神狮等地质奇观,更有始建于北齐年间曲折蜿蜒历经千年沧桑的古长城,。这里也是康熙皇帝眷恋巡幸之处,留有众多历史典故和人文传说。三月三,拜轩辕。车神架上,八方宾客,寻根拜祖,共献心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夜景
天津的夜色,是摩天轮视野下的都市高楼;是梦幻海河旁的万家灯火;是大街小巷中的温馨守望;是桥梁纵横上的星空璀璨。花影缤纷、佳肴美食,夜色如诗,让我们放慢脚步,漫步在这光影交错的城市中,感受唯美而浪漫的津沽之夜。(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游船
流动海河 游船 关于打开海河的正确方式,除了漫步于海河沿岸之外,还有一种——那就是乘游船海河,这也是打开海河的最美方式。作为天津的风景轴线,海河蜿蜒多姿,穿城而过,注入渤海。望海楼教堂,隔河相望。无论是大鲸鱼外形的“海河号”到仿古的“黄莲圣母号”,还是主打全通透豪华观景风格的“海河观光”系列,海河游船作为海河上一道流动的风景,见证了海河的变迁。 白天游船,三岔河口,尽显繁华与喧闹;永乐桥上,天津之眼凌空转动;狮子林桥,石狮静静守护着来往的行人和车辆。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乘船沿海河漫溯,看见津湾广场高楼林立,灯光璀璨,意式风情区风情万种,人来人往;海河之上,多少桥?“一桥一品格,一桥一风景”;“天津之眼”摩天巨轮灯火辉煌……迷人的夜景,让人心生无限感慨。“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不亚于泛舟游览巴黎赛纳河畔的感受。(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海河的桥
千姿百态.海河的桥:说起海河,必然离不开海河上的桥,它不仅使两岸变通途,更是天津历史的见证。七十多公里长的海河干流上究竟有多少桥?从三岔口的耳闸算起,至外环线内,共有20座。平均0.68公里就有一座桥,这样的密度,在全国绝无仅有。一座座,造型优美、功能完善的桥凌空跨越。彩虹金刚桥,有184个形态各异石狮子的狮子林桥; 北安桥,古典与时尚完美结合;海河上的“时空隧道”金阜桥,像巨轮扬帆; 大沽桥,煽动着蝴蝶双翅。海河上的桥俨然成为天津的一种文化符号,也代表着天津人对桥的感情,桥与水、桥与路、桥与人、桥与文化,都深深的交融在一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马可·波罗广场
意大利风貌建筑群 马可波罗广场 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意式风情区,为原意租界(现意式风情区)的中心建筑,是亚洲唯一的意大利风格建筑群,建筑整体与周围景观谐调,强调人文景观的个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统一。砖木结构,均二层,带半地下室,共计 6座典型的意大利南部地中海风格别墅。位于广场中心的和平女神雕塑,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而建,始建于1923年,由意大利著名雕塑家朱塞佩·博尼设计。马可·波罗广场建筑群虽然经过百余年历史沧桑,仍原汁原味地完好保存下来,成为意大利本土之外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意大利风貌建筑群。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但丁广场
复古情调 但丁广场 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意式风情区,地处自由道(但丁路)和民生路(乌第那亲王道)交口,与马可波罗广场相对。广场中央有但丁雕像,与马可波罗广场上的和平女神雕塑交相辉映。其西南角旧时为一座临街的欧式坡顶小楼,东南角为张鸣岐故居,在天津小洋楼中独树一帜。西北角为一座造型别致的欧陆风貌建筑,东北角为华北水利委员会旧址。但丁广场充满了文艺复兴的文化气息,同时还夹杂点天津独有的气质,在这里喝杯咖啡,听着舒缓的爵士乐,配上一杯下午茶,欣赏窗边的复古情调和天津的魅力,让自己在忙碌中找到短暂的归属感。(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原怡和洋行大楼
历史罪与罚 原怡和洋行 位于解放北路157号,是英国怡和洋行在中国天津建造的分行大楼,始建于1921年,二层混合结构楼房,对称式布局,风格简洁稳重,装饰豪华大气,具有古典主义建筑特征。怡和洋行是英国老牌洋行,也是外国在天津开设的最大的一家洋行。雄壮的洋楼经历了百年的洗礼,也记录了历史的罪与罚。(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原美国海军俱乐部旧址
多舛的历史.美国海军俱乐部:在天津解放北路与营口道的交口,向东南方向望去,左手边是一座两层娱乐建筑——原美国海军俱乐部。于1924年建成,,为砖木结构两层楼房,平面为半弧形,首层作拱券式门窗。二层由十余棵圆柱承托挑檐,形成敞开式外廊式阳台,并配以牛腿花饰护栏。门窗上部饰有各种花饰、浮雕。该建筑是解放北路上为数不多的近代娱乐建筑之一,带来了西方的文化,同时也带来了西方腐朽的娱乐消费观,见证了天津近代命运多舛的历史。(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朝鲜银行旧址
旧貌今颜 原朝鲜银行 位于和平区解放北路97-101号,这所银行虽然名称叫做“朝鲜银行”,但它不是朝鲜在中国开设的银行,而是一家日本官方银行。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中国政府按敌伪产业予以接收。原朝鲜银行大楼主体为三层砖混结构,墙面采用红砖做横向凹槽处理。如今建筑还伫立在此,凝视街道的繁华胜景。(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原华俄道胜银行大楼
老而弥坚 原华俄道胜银行 沿着解放北路前行,与原中央银行相邻,是一座很特别的金融建筑,这就是原华俄道胜银行。道胜银行天津分行大楼为砖木结构,二层建筑。整体的明黄色调外墙,顶部暗红色屋顶的搭配就颇具古俄罗斯建筑风情。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建筑的黄色部分采用了面砖装饰,这在当时的建筑立面装饰中是非常少见的,被市民形象的称为“黄楼”。建筑的室内装潢非常讲究,地面铺设拼花地砖,非常细腻美观。大厅内吊顶线脚层次丰富,吊挂华丽的铁艺花灯。室内大量精美木饰及家具保存完好。古老的建筑也有红色记忆,这里曾经是平津战役时天津地下党的指挥部。新中国成立后,这座建筑隶属于中国银行天津分行,“老而弥坚”,它仍然在服役中!(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原中法工商银行大楼
历史使命.原中法工商银行: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74-78号,为天津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由法商永和营造公司设计建造,建筑师有意将这座建筑的外形设计为一条弧形曲线,从而使本不在一条直线上的街道自然地衔接起来。大楼分主楼与配楼两部分组成,最具特色的该柱廊由沿弧线对称布置高至二层窗楣的十根科林斯巨柱构成并支撑起转角前廊,气势宏伟,造型典雅别致。大楼内部大厅顶部设有彩色玻璃的采光窗以及白色半球形吊灯,地面铺有彩色水磨石和黑白相间的马赛克,富丽堂皇,豪华典雅,是一座典型的罗马古典复兴式转角建筑。1948年,中法工商银行天津分行停业。目前,该建筑为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使用,仍在延续着它的历史使命。。(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原麦加利银行大楼
庄严之感 原麦加利银行大楼 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151-153号,开设于1895年,是外国在天津开设的最大一家洋行。原麦加利银行原名渣打银行,这幢华丽的古罗马式转角建筑,从结构到装饰,几乎处处精美。整座建筑既华丽而又不失庄重。每当路过这幢大楼,总能感受到爱奥尼克式石柱等营造出的庄严之感。(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原瑞隆洋行
花式小蛋糕 原瑞隆洋行 沿解放北路前行,经过原天津印字馆旧址和原英国驻津总领事署旧址,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栋小巧精致的二层金融建筑,现为解放北路197号,就是原瑞隆洋行。瑞隆洋行由英国人戴维斯创办,开设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历年的修缮过程中立面细节发生过一些变化,但主体保存完好。虽然建筑体量并不大,装饰手法却十分细腻。夕阳西下,在温婉光线中就像一个调了点威士忌的花式小蛋糕,让人产生一种甜腻而温馨的感觉。。(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原横滨正金银行大楼
傲视群雄 原横滨正全银行大楼 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80号,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采用欧洲新古典主义风格,二层钢混结构,花岗石材贴面,贯通建筑中部的八根科林斯石柱,柱身及柱顶的石雕做工精细,华丽典雅。从1945年中国银行使用这座建筑至今,虽已历经70余年,但从外至内依然完整的保持着当时的面貌,作为解放北路最优雅、保存状况最完好的银行建筑之一,依然傲视群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原中央银行天津分行大楼
历史足迹 原中央银行天津分行大楼 中央银行是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设立于南京的国家银行,天津分行于1931年开业,中央银行天津分行于1936年购得此楼。这座办公楼建于1925年,由沈理源工程师设计,这是一幢带地下室的三层楼房,造型庄重大方,布局严谨,室内装修华丽考究,具有古典复兴主义建筑特征。中央银行天津分行大楼虽经近百载风雨侵蚀,但是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历史的辉煌和阴暗,在这里都留下的足迹。(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原汇丰银行大楼
百年风云 原汇丰银行大楼 沿解放北路继续前行,可以看到一幢豪华的三层西洋大楼,这就是原汇丰银行大楼。在众多外国银行中,英国汇丰银行是当时天津财力最雄厚的一家外资银行。1925年建成,分主楼和后楼,建筑风格属于希腊古典复兴样式。走进营业大厅着实被震撼,屋顶中央为井字梁屋盖,上铺钢丝网玻璃,镶嵌欧式典型几何图案的彩色玻璃,天顶四周环绕44只雄狮头面,大厅周围为券柱式构造,典雅而富丽堂皇。当年的汇丰银行操控着天津乃至整个华北的金融, 1949年后汇丰银行在中国大陆分行相继关闭,天津分行所在地后来成为了中国银行天津分行。百年间的风云变换,已归于今日的平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东方汇理银行旧址
精致优雅 原东方汇理银行大楼 在解放北路的中段,有一栋非常惊艳的旧建筑,风格独特,远观整体能给人以简洁的感觉,但进近一看,便会发现其细腻之处蕴藏着优雅和精致,这就是坐落于解放北路79号的原东方汇理银行大楼。原东方汇理银行大楼,建于1912年,是典型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新古典主义的折中主义混合风格建筑的代表。如今,这座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建筑经过复建,基本上恢复了历史原貌,重新焕发出青春。现在大楼被开辟为西洋美术馆,成为天津第一家以国际美术为主题的民办非盈利美术馆。该馆以天津文化发展为背景,弘扬优秀文化,传承历史文脉,成为天津市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四行储蓄会旧址
回忆满满.原四行储蓄会大楼:沿解放北路前行,可见一座三层金融建筑,——原四行储蓄会天津分会大楼。该建筑建于1923年,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建筑主体朝西面向解放北路,混合结构三层楼房,立面左右对称,外檐为粘贴面砖。建筑构图庄严稳重,布局简洁规整,立面层次丰富、装饰精美,正入口的高台阶及上方四根贯通二、三层的爱奥尼克列柱,使整个建筑气势恢宏,具有简洁的仿希腊古典复兴建筑特征。这座大楼还因一段保护国宝的奇遇而远近闻名。这些国宝中,最珍贵的便是故宫博物院珍宝馆所藏的一组金编钟。这古老的建筑承载着许多回忆,在向后人诉说慢慢……(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解放北路风情区
银行博物馆.解放北路风情区 作为东方华尔街,解放北路曾经掌控着天津乃至中国北方的经济命脉,现今仍为天津重要的金融街区。沿街茂密的法国梧桐和各具特色的西洋建筑,万国银行旧址和具有全新功能的各种金融机构,在向我们讲述着昔日辉煌和今日朝气。(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人文五大道
知古鉴今 人文五大道 旧时天津九国租界位于海河两岸,分别按各自国家的风格特色建起数千幢洋楼,留下大批建筑艺术精华。这种城市景观被称为小洋楼文化,成为天津城市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因名居林立、洋楼散布、氛围幽静,使天津五大道街区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常德道
第六条道 常德道 东起民园广场,西至西康路,全长仅有1.2公里,属于五大道6条东西向道路中最短的一条,也被称为五大道的“第六条道”。常德道原名科伦坡道,属于天津英租界,修筑于1929年。中国政府接收英租界后,将其改为常德道。常德道里到处透着“小精致”,精致的道路规模、精致的小洋楼、精致的创意集市,步入其中,就能感受到这片街区的清闲与幽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河北路、云南路、香港路
岁月留痕 河北路、云南路、香港路等 河北路南起马场道,北到多伦道,全长2746米,宽10米。河北路形成于20世纪初。1943年以前该路分属于3个租界:从马场道到营口道属于英租界;从营口道到锦州道属于法租界;从锦州道到多伦道属于日租界。 云南路从营口道一直通向马场道,全长5.6公里,虽然没有那六条大道有名,却可以说是内容比较丰富的一条路,这一路上除了名人故居,学校、老里巷,花园、餐厅、咖啡,宾馆,应有尽有。 香港路位于和平区,是一条由重庆道到马场道之间的南北向路。1922年由英工部局利用挖海河淤泥,垫地筑成。香港路在英租界时称为36号路,又名泰安道。1946年,当时的中国政府把这条路命名为“香港路”,表达中国人民对收回自己国土的热切企盼。香港路两侧的树木大多有数十年的历史,见证这里的岁月痕。(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重庆道
包容万象.重庆道 原名剑桥道,天津五大道之一。作为五大道地区的一条主要街道,它的诞生与其他“姊妹”相似,皆源自一百多年前的那片沼泽洼地。这里不但有多处公寓住宅,还有独栋别墅、花园庭院、更有唯一的一座“王府”。传统与现代、中方与西方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理念在这里一一得到呈现。多处英国连排式高级公寓是路上的一大亮点,源于欧洲的连排式住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天津租界大量出现,在重庆道上最为密集。从这方面说,重庆道也是五大道地区最包容、最丰富、最具胸怀的街道。(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睦南道
欧陆风情.睦南道 东起马场道,西至西康路,全长2.08公里,它在五大道中规模仅次于马场道。睦南道,原名香港道,建于1929年,曾经属于天津英租界,自20世纪初起,天津租界林立,外国人纷纷按本国的建筑风格在租界进行大规模建设,在这里留下了形态各异的建筑。一些外国人、清廷遗老遗少、军阀买办和下野政客纷纷来这里购置房地产。道路两旁绿树掩映着风格各异的小洋楼,漫步其间,使人感到路、房、树的空间尺度恰到好处。那些充满欧陆风情的小洋楼,仿佛是历史老人娓娓述说着一段段古老的故事……(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马场道
风貌一宝.马场道 以长度和历史论,马场道可以称之为五大道之首了。19世纪末,英籍德国人德璀琳在当时佟楼一带开设了赛马场,于是就以这里为起点,铺设了这条由英租界通向赛马场的道路。随着马场道的建成及周边的变化,陆续在路的两旁出现了大批欧式建筑群,也促成了其以北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五大道”的独特环境。这里一直是交通要道,同时也是各色西洋建筑的风景带。一百多年里,马场道路面大的翻修约有四、五次。特别是进入新时期后,结合城市的整体规划,对道路和两旁建筑进行了综合规划和维护。现在的马场道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是严谨的又是繁华的。是这座城市风貌的一宝,同时也是天津不可再生的历史。(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大理道
四月海棠.大理道 东北到新华路,西南到西康路,全长1745米,南北两侧分别与睦南道和常德道平行,属于天津五大道之一。大理道原名新加坡道,属于天津英租界,修筑于1929年。大理道上座落着许多名人居住的独栋式住宅,这些住宅或气势磅礴、或精巧别致,体现出居住在这里的主人身份的多样和品位的高贵,当然也少不了引人入胜的名人轶事,等着后人去寻觅。如今的大理道依然美丽,每年的四月海棠花竞相绽放,美不胜收,在海棠花下映照着的小洋楼焕发了青春,时光辗转,轮换了主角,不变的只有它们。(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成都道
不谋而合.成都道 在和平区南部,东北起南京路,西南至吴家窑二号路,中与河北路、云南路、贵州路、昆明路等相交,长2206米,1929年始建于英租界,名伦敦道,又称四十五号路,1943年改称南纬二十号路,1946年以四川省成都市名更替为路名至今。两侧多为二三层别墅式西洋建筑,曾经居住的名人大多是当时社会的名流,这里不仅是他们的安居之所,更是他们交际展示自己的舞台。很多历史名人以租客的身份入住成都道,都是怀揣着梦想而来,并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拼搏,这与现代年轻人逐梦大都市不谋而合(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五大道全貌
历史画卷.五大道全貌 不赏五大道,不算到天津。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的五大道,是天津一张声名远播的名片。“北京四合院,天津小洋楼”。天津有着现存最多、保存最好、最为集中的小洋楼,在全国城市中独树一帜,而五大道则是其中的“集大成者”。五大道是指位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与南京路交口以西长方形地区内的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马场道地区,共有22条马路,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英、法、意、德、西班牙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000多所。其中风貌建筑和名人名居有300余处,成为天津现在的中心市区,天津人把它称作“五大道”。“五大道”是现在国内不多的,大面积完整保存下来的租界别墅区,享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誉。这些风貌建筑代表了当时丰富多彩的建筑风格:文艺复兴式、希腊式、哥特式、浪漫主义、以及中西合璧式。道路两旁绿树掩映,漫步其间,宛如步入了历史画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解放北园(原维多利亚花园)
缤纷花园 解放北园(原维多利亚花园) 坐落于大沽北路与泰安道交口,地处规划英式风情区核心部位,是为了庆贺维多利亚女王登基50年而修筑的花园,原来被称为维多利亚花园,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解放北园,现已成为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花园中央古老的中式亭子和石狮子,是点睛之笔。花园内的树木,有银杏、梧桐、国槐等,秋季最为绚丽好看,满眼望去,黄红青绿,色彩缤纷、秋意浓浓。(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天津利顺德大饭店
酒店中的博物馆 利顺德大饭店 利顺德大饭店面对美丽的海河,背靠金融一条街,设施豪华,环境优雅,经历一百六十年的风雨历程,仍保留着英国古典建筑的风格和欧洲中世纪的田园乡间建筑的特点。这也是一家自带博物馆的酒店,见证近代史上重大事件,孙中山这里下榻,溥仪和婉容也在这里举办过舞会,张学良与赵四小姐也曾在这里流连忘返。盛夏的傍晚,坐在落地窗的沙发里,悠闲地品尝一杯地道的英式下午茶,看着慢慢流淌的海河,可以细细评味天津人的漫生活。(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基督教女青年会旧址
慈善之所.基督教女青年会 位于和平区大沽北路200号,大沽路与彰德道交口,现为天津市妇联办公地点。基督教女青年会旧址建成于1933年,是由关颂坚设计的二层砖木结构中英风格结合的楼房,外檐为红砖清水墙,局部混水抹灰装饰,坡屋顶,大筒瓦屋面。建筑稳重大气,透出了宗教办公建筑严肃的氛围。基督教女青年会1844年创立于伦敦,19世纪后期传入中国。它在我国已有100多年历史,是一个国际性组织和具有基督教性质的社会服务团体。它在历史上曾为天津的文化教育、幼儿及平民教育、女子体育、救灾济贫、慈善事业做出过积极的贡献。(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安立甘教堂
摄影人圣地.安立甘教堂 位于泰安道与浙江路交口,是一座青灰色的英式风格教堂。这座英国教会特有教堂,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其多舛的命运鲜为人知。此处原本是水洼,1893年英国工部局赠予安立甘教会,用于筹建教堂,直到1903年教堂才竣工。1935年5月的一场大火,将教堂焚毁。我们现在看到的教堂是1936年重建的。多部电影以此为取景地,如《绝命逃亡》、《南京!南京!》,现在已经是摄影人的圣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天津环球金融中心
地标写字楼.天津环球金融中心:即津塔写字楼,为全钢结构的超高层建筑,其外形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元素,呈风帆造型,塔基略小,中部稍大,上部逐层收缩。外部的玻璃幕墙运用纵向多折面的折纸造型,使得形体庞大的整体外观显得格外轻盈而秀美。其中融含超五星级圣·瑞吉斯酒店(即津门酒店)、国际公寓等多种配套场所和相关商业设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解放北路金融城的龙头所在。曾入选2011年世界十佳摩天大楼。(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泰安道街景
英伦风物.泰安道英式风情区:泰安道原名咪哆士道(Meadows Road),地处天津原英租界核心地带,是和平区的一条景观道路,东西走向,东到海河西岸的台儿庄路,西到南京路,全长930米。沿街有利顺德大饭店、解放北园(原维多利亚花园)、天津市委(原开滦矿务局大楼)、安立甘教堂等著名景观。徜徉于泰安道,仿佛穿越到了英伦街头,美丽幽静的梧桐树让泰安道充满清韵,而伫立在这里的那些满载故事的建筑,则是泰安道最动听的音符。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估衣街
商业老街.估衣街 位于红桥区老城厢东北角和城北北大关之间,与北马路、南运河平行。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是天津商业的摇篮。从“估衣张”到义成泰、文盛号等估衣铺;从服装、寿衣到瓷器、棉布、皮具;“估衣街”的名字逐渐响彻津城。三十年代初期,估衣街成为华北地区的商品集散地。如今漫步在估衣街的青石板路上,凝望那些清代小型建筑的遗迹。回忆老街的前世今生,只觉往事如烟……”(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津湾广场
水边的繁华.津湾广场 位于和平区海河南岸,依河而建,其东侧和北侧被海河环绕,西临解放北路,位于旧法租界内,建筑风格与周边原租界内的历史建筑保持一致,与天津站隔河相望,是天津金融城的标志性区域。从津湾广场看海河两岸,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夜晚尤其美丽,海河倒映着两岸灯光,让人感受到“海”的味道,还有浪漫的都市情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天津站
海河岸边、世纪钟旁,“天津站”三个大字被无数人当成最具地标性的拍摄背景。“天津站”其实指的是天津东站,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是目前天津市客流量第一、车站规模第二大的火车站,也是天津市的铁路门户和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天津站前身的“老龙头火车站”,是当年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纪念地。1888年,在天津河东旺道庄修建了国内第一座火车站,这就是最早的天津火车站,也是全国最老的车站之一。1904年,重新扩建而成的车站改名为天津老站,1911年称天津东站。后经数次更名,直到如今天津站成为海河边上一处伟岸的地标性建筑,承接着无数次列车的经停。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奥匈帝国领事馆旧址
作为奥匈帝国驻天津的领事馆,整个建筑造型精妙典雅,颇具欧式风格,环境幽美,虽历尽百年风雨,沧海桑田,却保存完整,见证了近代社会的风云变幻,2013年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天津西站主楼
始建于1909年8月,1910年12月14日投入运营,建筑风格为德式新古典主义,目前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天津西站老站房,因天津西站的改扩建工程而搬离原址,并作为天津铁路博物馆被永久保护。2009年9月24日,天津西站候车楼采用滑动摩擦平移方法平移至新址。尽管拥有一个如此华丽的转身,但目睹“她”这样退出历史舞台,很多人心中还是会升起一丝莫名的感伤……(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石家大院
位于西青区场柳青镇,是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的“尊美堂”石元仕--石府宅第,中国迄今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晚清民宅建筑群。庭院典雅华贵,砖木石雕精美细腻,室内陈设民情浓厚,素有“津西第一宅”之称,现辟为杨柳青民俗博物馆。徜徉在高堂大屋、青砖灰瓦之下,流连于华庭深院、水榭轩亭之间,在深为昔日富商大贾考究生活所折服的同时,也为古代能工巧匠们留下来的经典作品所由衷赞叹,更会产生一种“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慨。(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天津之眼”摩天轮
全称天津永乐桥摩天轮,位于天津市三岔河口区域,大悲院前,永乐桥上。不仅是世界上唯一建在桥上的摩天轮,还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具有观光和通行“双功能”的桥。直径110米,轮外装挂48个360度透明座舱,每个座舱可乘坐8个人,可同时供384个人观光。摩天轮旋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8分钟,到达最高处时,周边景色一览无余,甚至能看到方圆40公里以内的景致,正可谓“水天相接360度,凌空凝望九河汇聚”。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天塔
天塔是天津人对广播电视塔的昵称,这座集广播电视发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塔,立于碧波与云霄之间,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水中之塔",其势如剑倚天,享有"天塔旋云"之美称。塔座大厅、瞭望厅、太空旋转厅和270米露天观光平台,均对游人开放。在瞭望厅内可借助各角落的望远镜将方圆百里的景色尽收眼底。第三层是旋转餐厅,同时可容纳200多人,每隔45分钟,餐厅便自转一周,人可随厅转,目便随景移,水天之间、云瞰津城。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世纪钟
在灯光绚丽的海河夜景中,那高高耸立的世纪钟会首先映入你的眼帘,并牢牢吸引住你的目光。这座大型的城雕建筑由金属打造,钟摆上下,日月辉映;钟盘圆周,众星拱卫,中西交融;铸铜浮雕代表12星座;盘芯及钟指针采用花档镂空制作,显得古朴典雅。厚重的锻铜底座上布满大小齿轮、链条以及巨大的钢制螺钉、铆钉,寓意时空延续,时不我待。与解放桥互相映衬,凭借日月交替、飘逸独特的造型,讲述着天津这座老工业城市的昨天、今天、明天。(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鼓楼
天津卫三宗宝之一。明代设卫建城,始建鼓楼,遂形成以鼓楼为中心的商业街,被认为是天津城的中心点和发源地,见证了天津城的从无到有、日新月异。虽名为鼓楼,最著名的却是楼中大钟,古代撞钟报时,防火瞭望,鸣钟之时,响彻镇东、安西、定南、拱北四大城门。现在的鼓楼商业街为T字型,以青瓦房的明清建筑风格为主,是集文化购物步行美食为一体的现代化街区。(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梁启超纪念馆
梁启超旧居共有两幢小楼,门牌号分别是民族路44号、46号。44号,位于北侧,建于1914年,是一幢意式建筑。46号是梁启超的书房,即“饮冰室”,由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奥设计,造型别致典雅,为浅灰色两层洋楼。首层为书房,二楼做卧室和会客,楼前设有花坛。“饮冰”二字,语出《庄子·人世间》:“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梁启超用此表达其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与焦灼。台湾诗人余光中留下墨宝:“其室名冰,其人犹热”。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曹禺故居
始建于清末,是一栋坐东朝西,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小楼的上下两层均带阳台,不堂皇却玲珑,向阳一面突出的菱形玻璃窗尽显意式建筑的特有风格。就是从这座小洋楼中,走出了被人们尊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天津籍话剧艺术大师——曹禺。著名话剧《日出》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袁氏旧宅
袁世宅邸,于1917—1918年建成,是袁世凯在1908年买得一块地皮,并委托英、德建筑师设计成欧洲古典式建筑,在此建造了一所富丽堂皇的大型住宅。走进“袁氏宅邸”,就能感受到昔日的繁华与历史的厚重感。这座建筑高三层,砖木结构,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周墙身托起的又高又陡的双坡顶,以及在屋顶上建造的那座采光亭。作为中国唯一的尼德兰式风格古建筑,袁氏宅邸在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中颇为难得。(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冯国璋旧居
冯国璋旧居购于1913年,后委托一位德国建筑师按原建筑风貌设计进行扩建、接建,还修建了庭园式花园,楼房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多坡瓦顶,造型整体呈奥式风格,布局大方,朴实幽雅。与袁世凯旧居只隔一条马路,据考证,这种情况在全国独一无二。当时人称“冯家花园”或“冯家大院”。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李叔同故居
李叔同是中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他生于乱世,目睹内忧外患,无力回天,皈依佛门,法号弘一,世称弘一大师。他在天津有两处住房。其一,在天津市河东地藏庵(今河北区粮店街陆家胡同),是他的出生地。其二,就是在今天津市河北区粮店后街60号,叫洋书房,后被开辟为李叔同纪念馆。整体建筑布局呈田字型,建筑考究,磨砖对缝,雕梁画栋。是李叔同读书、作画、刻石、撰文、居住之所。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瓷房子
瓷房子原本是一座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法式建筑,后用四亿多片古瓷片、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汉白玉石雕、二十多吨水晶石和玛瑙、近百只瓷猫枕、以及三百个年代不同、大小不等的石狮子进行了装饰。整座楼从内到外,全部被大大小小的瓷片贴满,从屋顶盘旋至地面,再由地面蜿蜒至墙头,造型玲珑,如同一个富丽堂皇的瓷都世界。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张学良故居
建于1921年,原为旗人贝勒所修,1924年张学良购入,于二三十年代长居于此。这座建筑造型豪华、美观、大方,是一所西洋集仿式楼房,有前后两幢砖木结构楼房,带地下室。室内设计宽大考究、保存完整,接待室、中餐厅、西餐厅,乃至大厅的每个角落,都能让人感受到少帅在此生活过的点点滴滴。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曹锟旧宅
建于1923年,是曹锟下野后给四姨太建的砖混结构二层西式小楼。该建筑平面布局方正,立面构图严整。建筑内部装饰考究,雕刻有花卉和动物等图案,属带有折中主义建筑特征的西式建筑。虽经近百载风雨沧桑,整座建筑仍保存完好。丹柱碧瓦、画栋飞檐,堪称被岁月遗忘的角落,时光雕刻的楼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庆王府
始建于1922年,原为清末太监大总管小德张私宅,1925年清室庆亲王奕劻之子载振购得此寓,并在这里度过晚年,故世称“庆王府”。在原英租界列为华人楼房之冠,为砖木结构二层内天井围合式建筑,两层外檐均设通敞柱廊,简洁明快。整体建筑既适应了当时的西化生活,又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意象,是五大道洋楼之中西风东渐的典型建筑。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张园
始建于1915年,原为清末两湖统制张彪的私人府邸,是一座西洋古典式豪华住宅。主楼坐东朝西,砖木结构,红色砖墙,长廊围绕,亭台、假山、荷塘一应俱全。孙中山先生、清末代皇帝傅仪曾在此居住过。因孙中山先生下榻月余,拜会者云集,其中多为风云人物,而成为民国政治的“热点”。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
静园
散落于天津闹市,建于1921年,初名乾园,兼日本木构建筑特点和西班牙建筑样式为一体,朴素简约。虽历经风雨而沧桑斑驳,却借着岁月的磨砺仍静谧安好,正应了曾居住于此的末代皇帝溥仪为其更名为“静园”的寓意“静以养吾浩然之气”。(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注明出处。)